徵收陸路離境稅弊多利少 文:梁 熙

根據入境處的統計數字,一連數天的聖誕長假期已經累計有超過190萬人次的港人出境,平均每天約有38萬多的港人出境。因此,連日來媒體也報導關口人流處處,不少市民也要排長龍才得以過關。有意見認為港人大量外遊,甚至前往內地消費,對本地經濟造成了不少打擊,一些商戶更表示過關後生意反而不似疫情期間,讓他們大失預算。所以,有人建議當局應徵收陸路離境稅,一方面為庫房增加收入,同時減少港人外流或延長旅客逗留時間,從而支持本地經濟。

按一些組織的估算,以年初至今約8140萬人次離境為基礎,如果以每人每次25元離境稅,只要有9000萬人次離境,就可以為本港帶來23億元的收入,對於庫房來說,都有一定的幫補作用。與此同時,相關的稅項會增加離境港人的成本,從而吸引他們留港消費。對於旅客而言,亦可因此考慮延長更多的逗留時間,以便讓相關的稅項更為划算。

可是我認為這個23億元的估算收入,一方面對於整個政府的財政收入幫助有限,另一方面更會大力打擊了香港與內地日益緊密的融合大勢,可謂得不償失,所以有關的建議並不可取。

徵收稅項的即時效果,可能對初有起色的旅遊業已經帶來打擊,嚴重影響了旅客來港的意欲。如果旅客不入境,有關的稅項自然就不會被徵收,如何可以達到原本幫補收入的政策目標呢﹖況且對於港人而言,不會因為區區25元的離境稅而不外遊。畢竟現時本港機場也有徵收機場離境稅,不見得阻礙了港人外遊日韓等地的意欲。相反,更加可能讓精明的港人由本來的即日來回內地計劃,改為在內地多住一兩天,以便讓相關的稅項更為划算一點,對本港帶來的傷害更大。

我認為要刺激本地經濟,治本之法始終是要增強自身的吸引力,所以當局需要研究更多的特色景點及活動,吸引旅客以及港人留港消費,不能再「食老本」。因此早前我曾與黨友作出提議,建議當局以增加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、擴一周一行範圍、提高旅客免稅額以及加強調查研究等方式,達到吸引更多訪客來港。其中,自由行城市自2007年1月至今未有新增城市,近十六年間內地各省市早已有長足的發展。加上現時香港已有高鐵接駁內地各主要省市,亦深受旅客歡迎,是時候增加開放更多內地城市,為香港注入更大的發展動力。

總結而言,強徵稅項對港人無效、對旅客有害,能夠發揮的作用其實十分有限,所估算的收益亦水份甚高,但潛在的弊處卻十分明顯,所以絕不可取。本港需自強自身吸引力,才是治本之法。

文:梁 熙

立法會議員

最新文章